完美电竞官方网站沿长安街一路向东,千年大运河畔,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来拔节生长,以破茧化蝶之势,有序拉开城市框架。这座“未来之城”要建成什么样?日前,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城市副中心,一个个在建的“超级工程”为人们勾勒出了北京重要“一翼”壮丽恢弘的未来图景。
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,是个在地面上看不见的“超级工程”。乘电梯来到地下30米深的盾构机始发井,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隧道。
隧道内,路面还未摊铺沥青,乘车向前,每隔一段距离,就能看到标记着“运潮减河”“京哈铁路”等点位的标志牌。中交隧道工程局东六环项目总工程师吕计瑞说,这都是“运河号”盾构机过去23个月里穿越的风险源,“总共穿越了99处风险源,对盾构机的可靠性要求极高。”
乘车前行约7.4公里,开挖直径16.07米、整机总长约145米、总重量4600吨的“运河号”露出真容。它像一台巨大的火车,身高堪比5层楼,是名副其实的“地下巨无霸”。工作时,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,刀盘徐徐向前,管片拼装机紧随其后,马上让隧道加固成型,整个过程一气呵成。
继6月28日“京华号”盾构机抵达接收井,实现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西线隧道贯通之后,东线隧道的“运河号”盾构机如今也已抵达接收井。这意味着,“地下东六环”双线隧道将于本月底贯通。为什么一定要把7.4公里长的东六环路高架桥移入地下?吕计瑞说,东六环高架桥就好似在城市副中心中轴线上放了一把尺子,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,入地后,12条规划道路、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,可有效“缝合城市空间”,原有的高架将改造为公园。
未来,东六环隧道将修建双向6车道,车道上面是排烟层,汽车尾气经过净化再排入大气,车道下面还有一层高约3.7米的应急车道,如果隧道内发生事故,救援车辆通过专门入口,5分钟左右即可抵达相应位置。隧道内每隔80米还设置了一处疏散楼梯,供人员在紧急时刻撤离使用。
如果说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略显“低调”,那么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这个“超级工程”的施工现场,可以用“震撼”两个字来形容:基坑深达数十米,东西跨度超过1.8公里,总共分成4个标段,共12家建设单位。建成后,它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。
工程指挥部的沙盘显示,枢纽项目的交通功能全都设计在地下,地上部分则是标志性的“京帆”屋盖,以及未来即将建设的办公楼、公寓、酒店、商业设施,活脱脱一座立体城市,仅配建停车位就会高达5300个。按照规划,在枢纽项目上建起来的最宏伟建筑,未来将是一座高260米的高品质写字楼。
为什么这样设计?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,把交通功能引入地下,不仅能避免地上路网交通拥堵,还能“向天空要空间”,打造“站城融合”的城市综合体。“京帆”屋盖可以把阳光引入地下,候车乘客并不会觉得憋闷。
“地上部分这些楼宇的地基,我们在枢纽项目施工时就已经按照相应荷载提前做好,到时候楼宇建设方可以直接往上盖。”张登科说,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最大特色在于“一体化”,京投公司对项目内的城际铁路、轨道交通、接驳场站、市政配套、外部道路等建设内容一体化立项、统一建设主体,从而实现同步设计、同步实施、同步投入使用。
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,将集成5条地铁、2条城际铁路以及1条市郊铁路,此外还有15条公交线路,并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。旅客从这里出发,可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、天津等地,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唐山市,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。
移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角,由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组成的城市副中心“三大建筑”项目备受瞩目。历经4年建设,“三大建筑”将于今年年底对公众开放,分别由国家大剧院、首都图书馆和首都博物馆管理运营,为千年大运河增添闪亮的文化明珠。
“三大建筑”项目设计方案均通过国际征集产生,出自世界一流建筑设计团队之手,充分体现了“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”的副中心建设要求。例如作为“文化粮仓”的城市副中心剧院,外立面由4000余块折线铝板装饰而成,组成了舞台大幕徐徐拉开的优雅姿态。“森林书苑”城市副中心图书馆,顶部茂密的叶片伞盖相互交叠聚合,如同一方中国传统书画中的“赤印”矗立大运河畔。“运河之舟”城市副中心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船舶、风帆和水浪三个元素,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永久性定格在绿心公园的林海之中。
未来,市民可以乘坐M101或M104地铁线抵达北京大剧院站,经由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参观游览。这片由三大建筑围合而成的商业共享空间,将成为藏在绿心万亩林海中的网红打卡地。
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,三大建筑项目正全力推进室内精装修工程及机电、暖通等设备安装工作。目前室内精装修已完成80%,机电安装完工90%,预计9月具备竣工验收条件。预计今年年底,三大建筑将面向公众开放,届时,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。